在线咨询

外资注入与增长驱动,马来西亚房产市场回暖复苏

2025-06-26 16:06

 

  在外国买家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,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正重焕生机——但供应过剩的疑虑依然存在。

  在陈善(Sean Tan)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十六年间,他几乎做遍了所有岗位。他曾是建筑师、投资者、顾问、YouTuber——甚至一度还在新房工地上浇筑过混凝土。

  从业多年,他见证了市场的诸多起伏。但他表示,马来西亚的住宅市场从未像现在这样前景看好。

  “这是我第一次对市场感到乐观,”他说,“这是那种难得的时刻,让我觉得‘嗯,房产市场要火起来了’。”

  在经历了多年的低迷后,马来西亚住宅市场在2023年底创下十年新高,交易量超过42万笔,总价值达2323亿林吉特(约合560亿美元)。

  这标志着一个转折点。此前十年,买家信心不足,房价停滞不前,其导火索是2014年一项广受欢迎的政府住房计划被废除。

  该计划名为“开发商承担利息计划”(Developer Interest Bearing Scheme, DIBS),允许开发商在建设期内承担购房者的抵押贷款利息成本。这意味着买家在房产完工前无需支付任何月供。该计划助长了投机行为,买家争相购房,意图在房屋建成后转手获利。房价因此飙升,住房变得越来越难以负担。

  陈善:“这是我第一次对市场感到乐观。这是那种难得的时刻,让我觉得‘嗯,房产市场要火起来了’。”

  当政府废除DIBS计划后,需求萎缩,交易量锐减。但许多项目已经上马,建设仍在继续,导致大量房屋滞销——进而引发了住房供应过剩,价格下跌或停滞。

  漫长的市场调整由此开始。随后,新冠疫情封锁措施进一步延缓了复苏。如今,在新政府计划和开发商转向供应不足的中低端房产的推动下,市场正显现出可持续复苏的迹象。

 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计划之一是“我的家园”(MyHome),该计划为每套房屋提供最高3万林吉特的补贴,以激励开发商建设可负担房屋。此外,对于购买价格不超过50万林吉特房产的首次购房者,印花税豁免政策将持续到2024年底。

  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(Nga Kor Ming)近期评论道:“这一显著增长是由低利率、政治稳定、政府政策清晰以及国内外投资者信心增强共同推动的。”

  “对可负担房屋的需求依然强劲,我们在‘第12个马来西亚计划’下设定的建造和审批50万套可负担房屋的目标,已完成93.9%。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前达成这一目标。”

  马星集团(Mah Sing Group)是把握这一市场转向的开发商之一,其M系列住宅主要面向中等收入和首次购房者。2024年,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.4075亿林吉特,较上年的2.1529亿林吉特增长近12%。

 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:“可负担房屋将继续成为关键驱动力,马星M系列服务于首次购房者和中等收入群体,而升级版的M系列将吸引改善型买家、外国买家和投资者,其高端单位起价70万林吉特。”

  “此外,2025年预算案的税收激励措施、大型基础设施项目——包括柔佛-新加坡捷运系统(RTS)连接线、槟城轻轨(LRT)和巴生谷地铁三号线(MRT3)——以及柔新经济特区(Johor-Singapore Special Economic Zone)倡议,预计将进一步提振本地需求,巩固行业积极前景。”

  虽然近期增长主要由有地住宅(Landed Homes)引领,但高层住宅(High-rises)也在复苏——尤其是在吉隆坡、新山和槟城等城市中心。

  陈慧茵律师(Tan Hui Yin,来自Tan Chap & Associates律师事务所)解释说,尽管在疫情后高层住宅曾供应过剩,但如今情况已变,可负担性、城市人口迁移以及新铁路线路正重新激发人们的兴趣。

  她表示:“虽然有地住宅持续吸引买家,特别是在郊区和城镇开发项目中,但与去年同期相比,高层住宅在交易量和交易总值上都展现出更强的增长势头。”

  她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余下时间持续,价格在40万至70万林吉特之间的高层住宅可能表现尤为突出。

  尽管如此,陈慧茵也承认挑战依然存在。

  她补充道:“随着价格上涨,首次购房者和预算较紧的人士可能难以进入市场。即使是小型高层住宅单位,价格涨幅也可能开始超过收入增长,使得B40(低收入)和M40(中等收入)群体更难负担,而这些群体构成了购房者基础的很大一部分。”

  陈善对此表示认同:“如果你是首次购房者,以后不会再遇到这样的好价格了。在黄金地段,建筑成本同比上涨了28%到30%。至于便宜的土地?已经没有了。”

  外部力量也在增加压力。唐纳德·特朗普(Donald Trump)的全球关税政策——对多数国家暂停至7月——已经推高了建筑材料价格。

  马来西亚绿色建筑理事会(Malaysia Green Building Confederation)主席Sarly Adre Sarkum在4月表示:“马来西亚的建筑和设计行业,从住宅到大型基建项目,都感受到了连锁反应。”

  “对马来西亚而言,金属价格上涨意味着梁柱、钢筋、外墙覆层和固定装置等成本更加昂贵。”

  马来西亚能否维持这一上升势头,取决于其平衡市场的能力——以及速度。

  尽管市场通常反应较慢,但房地产中介公司Rahim & Co International的CEO Siva Shanker表示,2025年第一季度“略显疲软”。

  他在接受BFM 89.9电台采访时说,这很可能是“对特朗普政策的本能反应”,并预测“这不会成为今年剩余时间的主流情绪”。

  总理安瓦尔·易卜拉欣(Anwar Ibrahim)也致力于保持增长势头。

  在吉隆坡一个可负担房屋项目的动工仪式上,他表示:“我不赞成搞一个象征性的动工仪式,然后三个月无所作为。”

  他对行业传达的信息很明确:我们已经取得进展——切勿自满。


首页 咨询